吐槽一下:
學生剛出社會啥也不會,機電類學生連給家里換個燈泡,換個開關都不會,花20多年讀書,結果基礎的生存技能都沒有。
普通學生沒有職業規劃,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擅長做什么,學校對于大部分平庸的學生沒有盡到為人師表的責任。
學校教育資料落后,教材很多都是幾十年的老題材,與社會環境脫節。
老師只教書,不育人,教師只是一份工作。
老師只在乎考證和完成學術任務,上課就是依書答辯,精力放在論文格式上,字體調大調小,格式改來改去,對社會究竟有什么貢獻。
讀書時間太長,20多歲正是需要錢的時候,應該盡早進行金錢積累和考慮結婚生子,現在很多人30多歲錢沒有,對象也沒有。
想法:
1、加強本科學歷的含金量和科研屬性,大部分人學到本科即可,年輕人不必沒完沒了的卷學歷
2、加強?频募寄軐傩,社會需要大量技術扎實的技術工人,而不是半桶水的工程師
3、邊工作邊讀書模式,年輕人提前進入社會,喜歡讀書的人更珍惜,不喜歡讀書的人認清自己提前步入社會
4、學業暫停模式,可以自由選擇停止讀書,混社會累了可以繼續讀書,讀書累了也可以停學打工
5、終身學習模式,終身保留學位,可以隨時工作學習切換,也是給打工人一個進階的希望